南顿故城遗址 南顿故城位于水寨西6公里,属今南顿镇。故城在新运河西30米,其范围要比现在的南顿集大得多,现在司老街、崔街村还保存有旧城城垣残迹。因久经洪水冲积淤积、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,南、西、东三面多与地面相平,或已成丘陵状。仅北垣一段较为完整,高7米,最宽处10米,长215米。故城建于古代遗址之上。经试掘,遗址上层出土大量粗绳纹板,筒瓦片和泥质红陶罐残片,系汉代遗物。从城墙断面看,可分上、中、下三层,下层内含有深裆鬲足,细绳纹残陶片,夹沙灰陶鼎(足部)、蚌、镰等遗物;中层有清晰的夯土层,厚7~15厘米不等,内含有深浅裆鬲足、粗细绳纹残陶片,兽骨等遗物;上层(包括东起40米的城墙)内含大量的粗绳纹板瓦片。
南顿故城内外古迹“光武台”、“瞻星台”,东汉建武十九年(43年),光武帝刘秀进幸南顿,在县舍置酒大会。此后不久,在城北建光武台,在城内建瞻星台。八角井在南顿城北高阜上,据传汉光武帝(刘秀)被王莽兵追逼,投匿井中,因有蜘蛛网其上,秀得脱,今存残迹。“大邸阁”在南顿城内。三国魏正始六年(245年),扬州刺史文钦与都督毋丘俭举兵反,渡液至项。大将军司马师与荆州刺史王进兵发南顿,时有大邸阁,阁内有积粮。扬州军往争,交战不利,俭等败死。此阁遗址在清乾隆初期犹存。当时,被称为项城八景之一“粮阁晓钟”。“鹿苑寺”在南顿城东,梁天监四年(505年)创建,后不知毁于何时。“萧公庙”在南顿城东门外,谷河南岸。以萧公治水有功,故立庙祀之(清乾隆十一年《项城县志》有记载,建庙当在此之前)。“五源庙”在南顿南门内,建庙时间不详。村民世代相传,言南顿故城内外寺院有72所,至20世纪20年代时,寺院尚存10余所:光武庙、鹿苑寺、济源寺、东岳庙、石佛寺、三官庙、铁佛寺、娘娘庙、火神庙和内外清真寺等。
南顿古城墙遗址 该遗址位于南顿镇东风行政村内,东距市区5公里。南顿古城墙是商代古城遗址。南顿,古为顿子国,有城墙2公里见方,经过2000多年沧桑变迁,原南、东、西城墙皆为平地,仅存东北角一段土城墙,长217米,宽12米,高7米,虽经2600多年的人世沧桑,风雨剥蚀,自然风化,仍然雄风犹存。墙体上层为秦代文化,中层为东西周文化,下层为商代文化,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东汉初年,光武帝刘秀巡幸南顿,又在古城墙遗址北100米处,筑台修庙,后人称为光武庙。
高寺遗址 位于项城市高寺镇内。高寺遗址为丘型高地,俗称高丘,东西长270米,南北宽260米,面积7万平方米。据《项城县志》载:相传黄帝之孙颛顼择居于此,高阳氏建颛顼之国,故又称高阳丘。晋唐时代,上建佛刹,名高丘寺,简称高寺。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在此采集的文物有石斧、刀、凿、玉铲、骨、锥等,属龙山文化、商周文化和汉晋文化,对研究龙山早、中期文化有重要价值。
黄冢遗址 高寺镇黄冢遗址位于市区南26公里黄冢村东北,原为丘形高地,现在黄冢村学校建其上,地表遗迹无可考证。依据钻探情况,遗址文化层深22米,东西100米,南北65米,面积6500平方米,遗址上层为汉魏文化层,下层为商周、龙山文化层,采有商周陶器、龙山陶器、汉代遗物即豆、鼎之类。
毛冢遗址 位于孙店镇毛冢村西北100米处。毛冢遗址,又称孝子冢。该遗址是一个由东向西北延伸的椭圆形土岗,高出地面2米多,呈不规则形,属于古墓群。出土文物有:铜箭、戈和刻有文字的陶拍等,对考察商代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,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据传说,在很早以前,当时官府规定老年人60岁活埋,当地有一孝子,其父早年丧妻,为了儿子不受继母虐待,终生未娶,爷儿俩相依为命。孝子长大后,为了永久不失去父亲,他一边耕作,一边建了一个窑场烧砖(遗址附近现存一个200多亩地的窑坑)。背着官府,用烧制的砖,砌了一个地下宅院和长廊,上面再覆盖上厚厚的土层(即现在的土丘)让其父隐居在里面,每天送饭,陪父聊天,老人一直活到一百多岁,同时,又收留了众多乡邻老人。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一孝子的恩德,把毛冢也称为孝子冢。
骨头冢遗址 位于老城乡骨头冢村西200米。骨头冢因冢内出土大量古骨而得名,遗址呈不规则长方形土台,现存冢长60米,南北宽20米,文化层高10米,遗址土台四周已成断壁,从四周断壁层次查看,文化层次清晰可见,发现有灰坑、红烧土居住面,陶窑等遗迹。从出土文物黑陶、罐、扁状三角形足、折腹盆、碗、鬲足等考证,属龙山文化。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相传,汉代王莽追杀刘秀时,刘秀曾在此停留,后人在冢旁建龙台寺庙一座、亭子3间、塑像2座,终年香火不断。
小朱庄遗址 位于李寨镇小朱庄村西200米。小朱庄遗址属于“龙山文化”和“商代文化”。遗址分布面积36000平方米,高出地面2米,现存文化层08米——3米,出土文物有罐、鼎足、石斧、碗等大量陶器残片。被bet28365365官网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。
骆驼岭 骆驼岭是项城市新桥镇境内的古文化遗址。位于新桥镇朱大庄村北,东靠老泥河故道,河水自北向南流经遗址东侧折而东注。此岭属丘形高地,北高南低。其北头及中部突起如冢,南北对峙,形若驼峰,俗称骆驼岭。遗址南北长113米,东西宽110米,文化层厚2米左右,面积12000平方米,属于龙山文化和商周文化遗址。1978年,被bet28365365官网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项城市文物管理部门多次进行考察挖掘出土文物有:石铲、石刀、箭头等文物,并在其南部东端距地面1米深处发现数具人头骨,疑为奴隶殉葬坑。从河沿断面考证,第一层系拢土层,厚28厘米,内含有粗绳纹瓦片、圆瓦档等周代文化遗物。第二层厚20厘米,出土有陶片纹饰、粗绳纹、器物有鬲、融,带把爵等商代文化遗物。第三层采有灰陶片和磨光黑陶,器物有高领罐、鼎、平底碗、盆等,整个遗址以龙山文化为主,所发现的奴隶殉葬坑在豫东商代遗址中极为少见,对研究商代奴隶社会性质,提供了宝贵的佐证,补了一份新史料。
后高老家遗址 位于高寺镇后高老家村西北100米处。后高老家遗址为裴李岗文化遗址。呈椭圆形,稍高于周围地面,现为农田。文化层南北长225米,东西宽180米,厚18米,面积405万平方米,197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,是县内发现最早的文化遗址。省、地、县考古工作者多次勘查,采集有大量陶片,对研究裴李岗文化的分布范围及诸文化的相互关系,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。
二、名胜古迹
项城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。巨擘名流在项城这块古老的沃土上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历史传说。如项羽、项燕、项伯等项氏家族受封于项,以封地为姓,长期在项城居住、屯兵。今项城市李寨镇项营行政村是秦汉时代项羽屯兵之处,遗址尚存;南顿镇在春秋时为顿子国、国都城墙雄伟坚固,至今仍遗留下一段古老的城墙,至东汉,刘秀之父刘钦曾任南顿县令,刘秀随其父在南顿长大,后来刘秀当上义军首领,被王莽追杀,途径项城,受到项城人的全力支持和保护,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和典故。钦马池、晾马台、跑马岭、扳倒井、白果树都有一段传奇动人的故事。刘秀登基后,又专程幸南顿,免三年赋税,百姓山呼万岁,并在南顿故城北侧筑光武台,建光武庙以示纪念。这些遗址、古迹都保护完好,并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另外,还有三国时著名医生华佗,死后葬于项城,至今项城有华佗寺,华佗冢;袁世凯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,其故居亦成为当今游客来项必去参观的名胜古迹,人文景观价值较高。在这里,对项城的名胜古迹,择要具体介绍。
袁世凯故居 袁世凯故居位于市区东南17公里的王明口镇袁寨村。
袁世凯故居是著名历史人物、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的诞生地。旧居占地270亩,建成具有明清特色和传统风格的各式建筑248间,周围是1800米长、10多米高的寨墙,6座炮楼及三道护城河。旧居整体按中、东、西三轴线布局,分东、中、西三组纵深院落,且院落幽曲相连,形成一片完整且别具风格的建筑群。建筑群由传统砖瓦、木材、白灰等建筑材料构成,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特色。房屋顶脊之处,皆有狮、虎、豹、马、猴等砖雕,四角挑檐高耸,饰有龙纹兽尖、直指苍穹,气势恢宏。
中宅院,为袁重三修建,走马门楼,门楣栏板彩雕“紫气东来”。亦分前、中、后三个大院。前院正面是三间客厅。两边是东、西厢房。中院正面是五间腰楼,东西厢房各三间。总面积2800平方米。各屋摆设皆楠木家具,墙上挂满名人字画。现存堂楼和大厅,保存完好。
东宅院,为袁世凯的父亲袁保中就石家旧址修建,广梁大门,一对五尺高的石狮子把守;左边,一头母狮背驼幼狮,右边雄狮仰首侧视母狮,神情活现。门口两旁的大红明柱顶上,彩雕“青蛙戏荷”。门楣横栏板三块,东、西两块分别雕绘“五堂会审”和“打金枝”戏簇,中间一块雕绘一农夫荷锄下田。门口两旁立有“上马石”、“下马石”。整个住宅分前、中、后三个大院。前院中间是大厅,两边是厢房。中院有东厢楼、西厢楼、中间是三间腰楼。袁世凯出生于腰楼西间。后院东、西厢楼各三间、堂楼三间,总面积2800平方米。现存袁世凯出生的腰楼三间,保存完好。
西宅院,为袁世凯六弟袁世彤修建并居住,3040平方米。广梁大门,五尺高的石狮子把守,门口两边立有“上马石”、“下马石”,门两旁一对大红明柱:门楣栏板为彩雕盛开的荷花和青蛙戏水图,门道东山墙上彩绘“鲤鱼跳龙门”,西山墙上彩绘“八仙过海”。走过广梁大门,中间是戏楼。戏楼两侧有厢房、西厢房和北大厅,皆有走廊贯通。戏楼四个挑角垂,各挑出三尺多远,角上雕绘鲜艳的荷花;雪白的梅花;各色各样的牡丹花。有的花顺明柱下垂到地。戏楼上盖琉璃瓦,前檐舞台和后台中门的屏风,由四扇门组成。门四周彩雕凤凰不断头,中间彩雕众多喜笑颜开的罗汉盘腿静坐。走过戏楼是五间大厅,大厅前檐下有六个大红明柱,上雕滚龙、绣球。大厅内拱形顶上悬挂三个“宫灯”,三个“万盏灯”。宫灯六个龙头挑角,下垂彩穗。“万盏灯”直径约一米,灯上带盘,每盘插蜡烛120只。每只蜡烛罩白罩、带红花。每花下垂五色玻璃穗,点燃后五彩缤纷,光彩夺目,煞是好看。大厅屏风后立有楠木框架,上雕汉文和松鹤同春画面的“穿衣镜”。大厅东西两头对称摆放楠木方桌、条几,条几上摆满珍贵的花瓶。方桌两旁摆放两把“卷脑太师椅”。四周墙壁悬挂名人字画。厅堂门口里边,东置白色红龙缸,西置白色蓝龙缸,内养金鱼。穿过大厅进入腰楼院,腰楼五间,东西厢房各三间。彩雕的走廊把腰楼与东西厢房连在一起。最后是堂楼院,堂楼五间、东西厢房各二间,用玻璃装的走廊绕院一周。各间置放楠木家具,墙上悬挂名人字画。现存堂楼五间、大厅和东厢房三间,西厢房六间。
袁世凯行宫 位于项城市区中心十字路口南侧路西。袁世凯行宫建于1907年,1917年落成。该行宫建筑布局坐西向东,由左、中、右三轴三进院落组成,鸟瞰为一“富”字。1982年,左、右轴院及中轴前院拆除,现存中轴院落群的中、后两节天井院,保存楼房8座36间,属典型的清代宫廷式建筑群。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,2000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红土洼 位于郑郭镇东南6公里,李洼村西南侧。红冢洼为袁世凯母亲正一品刘太夫人归葬之地。据《项城县志舆图》记载: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壬寅孟冬朔月十六日癸卯,太子少保直隶总督袁世凯亲奉母亲灵柩归葬于此。苗园占地百余庙,翠柏成行,气势宏伟。北建袁氏祠堂并有一兵营看守。苗园大门朝东,两侧立石狮高3米,大风吹来,呼呼作响,人称“喝风虎”。石狮两侧各立石旗杆。大门内为石牌坊,上书“教子有方”四个大字。牌坊两侧,石碑林立,有两湖总督南陂人张之洞撰《袁太母刘夫人墓表》、袁保纯撰《刘太夫人碑记》、安徽人沈云沛撰《袁母刘太夫人墓表》等,多属颂德之词。安葬之日,四方来观礼者车以千计,络绎咸集。苗园现今已不复存在,只在人民沟与谷河交汇处存留一群墓冢。
黄庙古桥 位于市域南端泥河上,北距市区27公里。黄庙古桥是黄庙桥建于清代,是一座雕刻艺术价值较高,保护较完整的古桥。该桥已列入市级文物。
项城市境最南端泥河上的一座古桥。横跨沈丘、项城两县,建于清朝末年,距今已204年。古桥系砖、石结构,古朴典雅,历经二百多年无破损。桥身两侧栏杆上分别雕有6座石猴塑像,做工精细,栩栩如生,属于清代石雕精品。20世纪80年代,由于利益驱使,不法分子曾偷盗桥上石猴,后在公安及文物部门的大力保护下,使古桥又恢复了原样。特别是近年来,对古桥又进行了几次保护性维修。且兴建中的三城(项城、沈丘、安徽省临泉)省道大桥紧靠古桥,待新大桥竣工后,车来人往就可从新桥上行走,古桥没有了负荷,作为古建筑会得到更好的保护。黄庙古桥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岳飞手书诸葛亮《出师表》碑刻 现藏于市博物馆,是项城市博物馆重要文物之一。该碑是清末南阳镇守使田作霖(项城田老家人)利用岳飞手书墨本诸葛亮《出师表》双钩刻石制碑。该碑刻共22块刻石组成,此外还有一对联刻石:“海为龙世界,天是鹤家乡”,系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之手迹。当时由南阳运回项城田老家。项城市博物馆于1982年征集保护。1984年在袁世凯行宫内(项城博物馆)建《出师表》碑廊,占地140平方米,碑廊建筑风格与袁世凯行宫清代建筑风格协调一致。该碑刻源于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南下路过南阳诸葛亮武侯祠,给一老道写的墨本。因战乱墨本流失。被袁世凯叔父袁保恒在陕西督办军务时收藏,田作霖借之刻石,题跋明确(其他同类碑刻均无跋),系用拓本双沟刻石,故此碑刻极其珍贵。岳飞手书大草,苍劲有力,一气呵成,气势豪放旷达,经河南省文物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,河南省重点保护文物单位,项城博物馆镇馆之宝,每年前来观赏品吊者万人以上。
“鬼修城” “鬼修城”又称“光武庙”,位于项城市西郊,东靠106国道,北邻漯阜铁路。
“鬼修城”是战国时期顿子国都邑残留的一段城墙,长217米,高8米,宽12米。但民间传说 “鬼修城”为鬼所修,故称“鬼修城”。西汉末年,王莽为维护“新朝”政权,对起义军首领刘秀日夜追杀,刘秀率领一百多随从逃至南顿古城附近,已三天三夜不曾休息,人困马乏,再也走不动了,只好停下来宿营休息。王莽的探马把这一情况报于一百多里外的王莽。王莽命人马追赶,下令五更前一定捉住刘秀。但刘秀是天庭紫微星下凡,真龙天子,遭此劫难惊动了太白金星。太白金星随驾临南顿上空,命东方土地爷带领手下三千小鬼绕刘秀宿营地修建城池,二更动手,四更前必须完工。土地爷带领小鬼大干一夜,四更时果然修好一座雄伟的城池。等王莽赶到,夜色朦笼中,见有一座坚固的城池,城上满是守城兵将,杀气腾腾,好不威严。王莽以为有神相助,遂退兵45里。刘秀得以逃脱,后成大业,即位登基后,又巡幸南顿,大宴地方官员,绅士三老,免赋税三年。当时百姓为纪念感恩刘秀,在“鬼修城”北100米处筑光武台,台上建光武庙。后经晋、唐扩建,又在光武台上建统天殿,供俸人祖太昊伏羲氏。周围又建起大小庙宇,俨然成为一片庞大的庙宇群,后经元、明、清战火,部分遭到损坏。现在正逐步修复中。
扳倒井 市区西3公里处。扳倒井是汉光武帝刘秀在此留下的的历史遗迹。相传王莽赶刘秀时,汉军路过这里,当时正值盛夏,将士们饥渴难忍。刘秀正在为难,忽见路旁有一井,急忙来到跟前,但见清水凌凌,可没有水桶,眼看追兵就到,刘秀焦急万分,无奈对着那井大喊:“水井呀,水井,你就不会歪歪,让我们喝点水吗?”话音刚落,那井便忽地歪了,泉水流出井口,刘秀人马解解渴后,又往前奔走。至今这口井仍歪着,人们称它为“扳倒井”,扳倒井井口大约直径有15米,用青砖砌成。
华佗寺 位于郑郭镇东南8公里处。华佗寺是郑郭镇以东几十里的群众,自发为纪念三国神医华佗所建的寺庙。寺庙占地48亩,前后三院,早已不存。现在旧址上建庙房三间,占地200平方米,周围植树,绿树成荫。平时前来烧香祭典祈祷平安者络绎不绝。农历九月九日有庙会,更是香火鼎盛。华佗墓遗址位于寺北05公里处。据传东汉末年,项城县一带瘟疫流行。正巧华佗带领樊阿、吴普几个徒弟游乡行医经过这里,他们用土方治好了当地东小楼、西小楼村的病人,控制住了这一带的疫情。人们都称华佗为“神医”。后来华佗被曹操请去为其医治“头痛”,终为曹操所害。
华佗被害后,徒弟们将其遗体收殓,准备运回华佗故里谯郡(今安徽毫州)安葬。当灵车行到项城县的今华佗寺村时,正遇上霪雨天气,大雨滂沱,数日不住,车无法继续前行,只得暂停。消息传到东小楼、西小楼,过去曾被华佗救过命的人很快成群结队来到这里,要求将华佗葬在这里。樊阿、吴普等徒弟开始不从,后来想想,天气不知什么时候放晴,气温又高,路程尚远,又不能久停不葬,于是就答应了。大家动手把一代神医华佗埋葬在沙河南岸的一块高地上。下葬那天,十里八村的男男女女都给华佗送葬。堆土时有的用筐抬,有的用篮提,有的用衣包,三天三夜堆起一座大坟冢。人们称它为“华佗冢”。后人在坟墓南为华佗建寺庙,后演变为华佗寺,寺庙所在的村也以“华佗寺村”命名了。
南顿清真寺 位于南顿镇河北沿清风路西。宏伟壮观的南顿镇清真寺建于元末明初,迄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。在数百年的漫长岁月中,虽然历经多次战争和地震洪水等劫难,但在当地回族群众的同心协力保护下,清真寺的各大建筑物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。
全寺共分前后两院:前院是穆斯林同胞集会地点,连接后院的是一道园门晾亭。后院建筑宏伟,布局紧凑。座西朝东的是宽敞明亮的大殿,连接大殿后墙的中部向外突出,高约二十余米的建筑是“望月楼”。“望月楼”顶端放置一个天蓝色的瓷瓶,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。
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落实,穆斯林教胞争相捐赠款物,积极集资维修,清真寺的历史原貌才得以恢复,河南省政协于1988年将该清真寺列为重点修复的古寺之一。1999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清真寺。
莲溪书院 位于秣陵镇城区内。莲溪书院是原项城县清乾隆年间所创立的县内最高学府,(今老城高中校址)。据清宣统三年《项城县志》载:“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1)因原虹阳书院渐圮,地址低洼狭小,知县梁作文为兴学育才,在城西南隅兴建此院。占地5000平方米,有讲堂、习房、号房等七八十间”。“县之有书院也与乡学并重,凡乡之秀美而文者,自成人以及小子咸得攻诗书习礼乐,交相鼓励于其中。”“书院以莲溪命名者,缘虹河旧有瑞莲之兆。书院周围环绕虹水之分流,水中种以芙蕖(荷花的别名),其沿堤四面皆植柳槐,红香绿荫,交映相辉,所以使都人士肆业其间者,豁其耳目,扩其心胸,益有以长文思而助吟兴”。清末,戊戌变法之后,于光绪三十年改为高等小学校。民国年间,项城县中、项城县师设此。现为老城高中校址,院内还保存原讲堂五间。
莲溪书院旧曾为项城八景之一,清柳堂赋诗赞之:“微雨初晴望眼空,莲溪门外立春风。半湾芳草萦深碧,夹岸小桃放浅红。水面浮沉双鸭子,船头漂泊一渔翁。天然诗趣天然画,欲学维摩愧未工。”
秣陵古槐 位于秣陵镇西大街。秣陵古槐高约50米,树干直径2米,冠盖260平方米,《项城县志》记载,为明代万历年间一县令所栽植,(古槐位置在原项城县衙门口)历经400多年,仍枝叶茂盛,葱茏翠绿。古槐老杈中积尘土很厚,尘土中生长出石榴树、楮树等,形成树上树、树中树奇观,素有秣陵镇“迎客松”之美誉。
汉槐树 位于南顿司老街村清风路南,南顿镇汉槐树高约10米,胸围直径12米,树身中间分裂两半,并向西南方向倾斜,树叶茂盛。由于树身弯曲,且中间又裂为两半,远远看去,宛若昂首弓背的老龙。传说该树植于汉代,为刘秀在此建鹿鸣苑时所栽,故称“汉槐”。
高梅阁墓 位于郑郭镇东南35公里李寨村南100米处。高梅阁墓呈园锥形土丘形状,宛若平民大墓,占地面积40平方米,现保存完好。高梅阁即高芳云,字梅阁,是清朝嘉庆年间著名女诗人,豫东才子张安雅之母。她出身于世代书香之家,自幼熟读诗书,善作诗填词、绘画,晚年自号“荆布老人”,著有《形短集》流传于世。
应氏墓 位于高寺镇王冢子村东北角。应氏墓是东汉末年的应NB478、应劭埋葬之处。墓冢为园锥形土堆,高27米,东西宽18米,南北长19米,面积342平方米。东汉“建安七子”的应NB478,著有《风俗通仪》的五世太守应劭等,均埋葬在这里,因而成“应冢累累”。这里原有三墓冢东西并列,1958年当地群众将西两冢挖掘,知悉其墓室为石棺,镌有壁画,石棺当时被烧成石灰。今应氏墓是三墓中唯一幸存者。被bet28365365官网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回龙潭 位于高寺镇汾河南岸,由古代一条水沟与汾河冲击而自然成潭,因沟水从南往北逆向流入汾河,与由西北向东南流淌的汾河水呈交叉对立流向,自然形成漩涡,久而久之,在汾河河槽边上漩成深潭。故曰“回龙潭”。相传龙母曾择潭而居,在此育九龙,当地有每年农历5月25日龙王来探母之说。回龙潭形成于1500年前,现存面积2500平方米,潭深30米,号称无底深潭,水深时无敢下潭一试者。
德胜城 位于秣陵镇西16公里,杨集后高营村北100米。德胜城,唐晋王李克用所筑。唐末,黄巢从长安撤兵东退。李克用在此战败巢兵,矜功自谓“以德取胜”,筑城留念曰“德胜城”。旧时项城八景之一,有诗咏《德胜奇观》:“荒城犹穴兔,邻诸尚飞鸥。感慨先唐迹,萧条古晋丘。林深偏照月,树老易惊秋。遗相遥瞻对,阑干逝水流。”